員工培訓是指一定組織為開展業務及培育人才的需要,采用各種方式對員工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培養和訓練的管理活動,其目標是使員工不斷的更新知識,開拓技能,改進員工的動機、態度和行為,是企業適應新的要求,更好的勝任現職工作或擔負更高級別的職務,從而促進組織效率的提高和組織目標的實現。
培訓評價是員工培訓系統中的重要環節。一般包括5個方面的工作:確定培訓項目評價標準,評價方案設計,培訓控制,對培訓的評價,對培訓后果的評價。
(一) 確定評價標準
為評價培訓項目,必須明確根據什么來判斷項目是否有效,即確立培訓的結果或標準。只有目標確定后才能確定評價標準,標準是目標的具體化又稱為目標服務。
1.培訓結果的確定。培訓結果可以劃分為五種類型:認知結果、技能結果、情感結果、效果以及投資凈收益。
(1)認知結果。它可用來判斷受訓者對培訓中強調的原則、事實、技術、程序等的熟悉程度,也是衡量受訓者從培訓中掌握了哪些知識的指標。通常可用書面測驗的方法來評價。
(2)技能結果。它是用來評價受訓者的技術及行為的一種指標。技能結果包括技能的獲得或學習和技能的在職應用(技能轉化)兩方面,兩者都可以通過觀察來評價。
(3)情感結果。它包括受訓者的態度和動機兩個方面的內容。情感結果的一種類型是受訓者對培訓項目的反應。反應性結果是指受訓者對培訓設施、培訓者以及培訓內容的感知。對反應性結果的評價可通過受訓者填寫問卷獲得,這種信息對于確定哪些因素有利于學習,哪些因素阻礙學習是很有用的。
(4)效果。它用來判斷項目給企業所帶來的回報,效果性結果表現在企業成本節約、產量增加以及產品或顧客服務質量的改善等。
(5)投資凈收益。它是對培訓所產生的貨幣收益與培訓的成本進行的比較企業從培訓中所獲得的價值。
2.評價標準。評價標準通常由評價內容、具體指標等構成。制定標準的具體措施步驟分為:一是對評價目標進行分解;二是擬訂出具體標準;三是組織有關人員討論、審議,征求意見,加以確定;四是試行與修訂。在確定標準時必須把握一定的原則:評價標準的各部分應構成一個完整的整體;各標準之間要相互銜接、協調;各標準之間應有一定的統一性與關聯性。
(二) 評價方案設計
企業可以采用不同的評價設計來對培訓項目進行評價。主要有以下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