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巨大的職業壓力下,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做到波瀾不驚、坦然面對,這是每一個職場人都十分關切的問題。心態調整是一個復雜的心理和生理過程,在看似神秘的迷霧中,也有一些可以把握的規律和方法。
(1)精神超越
卡耐基說:“我非常相信,這是獲得心理平靜的最大秘密之一——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念。而我也相信,只要我們能定出一種個人的標準來——就是和我們的生活比起來,什么樣的事情才值得的標準,我們的憂慮有50%可以立刻消除。”人為什么會產生痛苦、不安和猶豫、彷徨?歸根到底是因為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也就是說,自己沒有清晰的價值觀和人生定位。
所以,心態調整的第一步就是要徹底弄清自己的真正需要。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我想做一個什么樣的人?我的人生目標是什么?什么才是我的最愛?什么才是我最為珍貴的東西?什么才是我真正追求的東西?我如何定義成功、快樂和幸福?——這些問題問清楚了,給自己一個確定不疑的答案,給自己一個生活與工作的理由,每當遇到疑難問題就用這些標準去解釋、去衡量,我們自然就會心安理得,自然就會找到生命的陽光和快樂的源泉。
(2)心態調整
法國作家雨果曾說過:“思想可以使天堂變成地獄,也可以使地獄變成天堂。”你不能樣樣順利,但可以事事盡心;你不能左右天氣,但可以改變心情;你不能選擇容貌,但可以展現笑容;你不能預知明天,但你可以用好今天。你不能改變別人,你只能改變自己。所有這些的關鍵就是積極主動地調整自己的心態。
因此,遇到危機時我們要看到危機后面的轉機;遇到壓力時要看到壓力后面的動力;遇到挫折時要看到挫折后面的成長,遇到成功時要看到成功后面的失敗。總之,任何事情都有兩個以上的選擇,我們要做的是選擇積極的應對心態。有專家研究,一個樂觀系數高的人,在處理問題時,他就會比一般人多出20%的機會得到滿意的結果。因此正向樂觀的態度不僅會平息由環境壓力而帶來的紊亂情緒,也較能使問題導向積極正面的結果。
(3)理性反思
理性反思就是積極進行自我對話和反省。對于一個積極進取的人而言,面對壓力和不良情緒時可以自問,“如果沒做成又如何?”“如果真的像別人說的那樣又如何?”“我真的是一個粗心的人嗎?”“我真的是責任心不強嗎?”等等。這樣的想法并非找借口,而是一種有效疏解壓力的方式,并且,在不斷的自我追問中,我們會找到問題的真正癥結所在。